皇冠足球比分_球探比分网-劲爆体育官网推荐

图片
         
  高职论坛  
 
  高职论坛

上海市优秀中高职贯通专业 | 高水平中高职贯通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3-04-03 09:56:44  文 章作者:  文章来源:《上海职业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  点击次数:

     摘要: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长期以来的目标。本文基于中高职贯通影视动画专业十年建设的思考,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实施、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建设成果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为中高职贯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关键词:贯通教育 培养模式 教学设计 人才规格 全面融通

 

上海从2012年开始实行中高职贯通教育,积极构建职业教育体系,11年来全市中高职贯通教育专业点共计130个。       为进一步提高贯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更好地服务产业,满足学生成才需要,上海在2018年遴选了32个中高职贯通教育专业,立项开展为期三年的高水平建设。市教委提出“校企合作机制高效能、课程教学改革高水准、专业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教学条件高规格、教学运行管理高效率、社会服务能力高层次”的建设要求。强调建设院校要面向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国际国内前沿水平,根据建设目标和任务,聚焦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探索协同机制,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形成高水平的建设成果,为本市其他贯通培养专业建设树立标杆,带动本市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2022年,通过验收,确定27个中高职贯通教育高水平专业,其中5个被评为“优秀”等级。通过三年努力,       上海市一体化职教体系建设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涌现出一批可供示范和借鉴的典型案例,形成了上海中高职贯通教育的“高地”,为下一步开展贯通教育、构建职教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中高职贯通影视动画专业由中华职业学校和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联合举办,十年磨一剑,两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实施、师资队伍、实训设施、校企合作、质量监控等方面都真正实现了一体化。做到压缩学制,减少课时,减少课程内容重复,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增强产业服务能力,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丰硕的成果,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中高职贯通专业。
0                   1    

     

     

   

对接工作流程,坚持能力本位

中高职贯通影视动画专业根据影视制作的最新流程,分为前期设计阶段、中期制作阶段、后期反馈阶段。整个项目由企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企业人员主要负责技术问题的解决和质量的最终把控,教师主要负责将项目任务拆解成单元化的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实施。
在前期方案设计阶段,由公司的制作总监、教师团队与甲方客户协调安排项目资源,明确任务清单,确定制作周期,评估项目难度,制定技术预案。在中期项目制作阶段。根据项目流程图和制作进度表进行人员分配,落实工作责任。学生在第四学期开始三维模型、贴图、渲染、动画的基础学习,第八学期进入到动作捕捉的项目制作中,课时安排与企业真实工作岗位的时间分布完全相同,帮助学生在“工作时间”潜移默化地提前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过渡。在后期反馈修改阶段,根据甲方提出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整个项目的运行过程完全按照企业真实的项目流程展开。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质量监控流程是清晰的。学生制作完成的人物先由教师审核,通过后交由企业技术总监审定后,再交由甲方企业确认。通过当日考核、任务考核、项目考核三者结合对项目质量严格把关。考核结果只有两种:合格和不合格。当日考核是在结束当天工作后立刻开展分组讨论,工作记录以日志的形式交由组长审核,组长总结当天的工作进度以及组员的表现,学生开展自评,教师只做巡视和记录。任务考核是在单个工作任务完成后开展分组讨论,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由小组长、项目组长和教师联合对工作任务进行考核,根据提交给客户的质量进行等级评定。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考核,帮助学生完成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的跨越,渐次形成“完成结果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的能力”。
0                   2    

     

     

   

适应学制变化,提高人才规格

在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18周年教学成果展演活动上,一个名为“木夏”的数字虚拟人栩栩如生,展示在观众面前,这是中高职贯通影视动画专业师生自主研发的第一个数字虚拟人。数字虚拟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高职贯通影视动画专业迈向了一个新的产业技术阶段。
进入新时代,人工智能改变了传统认知的影像体验,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实时合成以及全新的直播体验为影视动画从创意到制作、发行乃至IP全产业链孵化带来了皇冠足球比分_球探比分网-劲爆体育官网推荐的想象空间。伴随影视动画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发展,带来了就业领域的拓展、重构甚至是颠覆,学生需要具备创意创新的能力、整合公共知识的能力、跨领域合作的能力及应对外来变化的能力,长学制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2019年,专业成立了“数字虚拟人工作室”,以数字虚拟人技术为载体,贯彻“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研发“木夏”数字虚拟人。通过数字虚拟人的研发,拓宽学生的知识和技术领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规格。
数字虚拟人领域技术跨度大,基本覆盖了制作端的美术师、模型师、绑定师、材质师、动作捕捉师、灯光师、特效师、摄像师、导演、特效演员,到技术端的光学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系统工程师,以及运营端的产品经理、经纪人等每一个环节。既要求掌握三维动画及AI相关知识,也要求具备对接数字技术服务平台的能力,还需要能够根据影视、传媒、游戏、金融、文旅等不同应用领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在长学制的条件下,实现这些要求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层次,拓展了就业领域。
2020年,工作室第一批同学已经进入头部企业实习,分别担任三维模型师、动作捕捉师、动作捕捉制片、三维动画师等职位。为适应数字虚拟人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2021年在与惊浪传媒和今日动画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上海澧泉文化传媒、上海国形数字科技、上海影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魔珐科技有限公司等虚拟人制作企业作为合作方,进一步完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目前,数字虚拟人“木夏”的虚拟形象已授权3家企业使用。与传统三年制高职相比,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从“具备产业项目制作能力”向“具备产业新技术应用自研能力”升级,毕业生由“制作型”逐步提升到“创制型”,就业岗位由产业链的中端朝向产业链的前端发展,体现出长学制具有更强的产业适应性,更能适应上海打造动漫游戏原创中心这一产业能级提升目标。
0                   3    

     

     

   

搭建两个集群,创新培养模式

中高职贯通影视动画专业努力搭建“行业主导的企业集群”和“企业主导的工作室集群”,前者致力于解决校企合作的可持续问题,后者致力于解决企业主导、资源共享的问题。在两个集群建设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龙头企业合作,奠定育人模式基础。专业在建设初期即引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上海今日动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探索产业主导的培养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引入难易度不同的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项目,进入到贯通培的教学中,配套产业导师协助教学,把国际领先的制作标准对接到课程里,使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考核标准及师资构成均具备产业特征。
依托企业集群合作,打造育人模式框架。当专业逐步发展起来后,单一龙头企业带来的产业资源逐渐显得单薄,“1+N”产业集群合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里的“1”是指龙头企业,“N”指众多产业资源,包括“今日动画”的合作伙伴、上下游企业以及其他优质企业。经过叠加和集成,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问题。在企业主导的工作室里,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都由企业“说了算”。教学的要求必须符合院线电影的制作要求,教学的内容从院线电影制作项目转换而来,教师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工作任务向课程设计的转换,传统的教材被“活页式教材”所替代,学科(知识)体系让位于能力本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获得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教师和学生获得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积累了教学经验,形成了专业的品牌。以电影《1921》虚拟角色动画制作为例,工作室共完成54个虚拟角色的动画制作,转换成能力本位课程,共包括4个工作领域,16个工作任务,18个岗位能力,渐渐构建出以行业为导向、较为完整清晰的办学思路和教学体系。
依托行业协会合作,确立育人模式特色。2019 年,专业与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及长三角动漫行业协会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协同发展,开展对于合作企业的自主选择、跨界优化、有机集成,积极对接行业协会的全国引领性劳动竞赛,为开展业内认可度高的“1+X” 双证融通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一年间,专业参与了更为优质、更能体现产业新工艺及最前沿技术的项目,包括由惊浪文化引入的《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1921》、《长津湖》等多部院线电影的CG后期制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贴近时代和生产的教学标准,制定了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反映产业现状并代表未来方向的以“学习包”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资源库。
0                   4    

     

     

   

参与高端项目,接轨顶级标准

对于影视动画行业而言,最能体现技术含量的当属高规格的院线大电影,中高职贯通影视动画专业于2020年与上海惊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华光之翼光学动作捕捉工作室”,瞄准院线大电影,依据影视作品创制流程和技术类型,为动画新技术在影视项目中的研发打造“产学研创一体”的多功能实践平台。
师生先后参与了《1921》、《长津湖Ⅱ水门桥》、《我心飞扬》、《奇迹》等院线电影的后期视效制作,完成了110多个虚拟角色的动画创制,将院线电影的制作流程融入《三维动画制作》、《视觉预览》、《动画项目实践》等三门专业课程,按照工作标准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动作捕捉技术的运用大大提升了三维动画制作的效率,高效的动画生产方式开拓了影视动画专业教学的新格局。随着核心技术能力不断提高,专业在行业内逐渐从“跟随服务”向“引领发展”转变。截止到目前,共完成12部高票房院线电影,转换成难度不等的20个以典型项目为核心的“学习包”,分别嵌入基础课程供学生学习和练习,以院线大电影的制作标准培养新一代“动画工匠”。
近五年中,贯通专业的师生先后参与《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1921》、《银河补习班》、《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长津湖》等12部院线大电影的制作,在这些电影的海报上赫然印着师生们的名字;超300人次参与各类番剧、动漫作品的创作。这些作品印证了专业开始融入国家院线大电影的制作,呈现出一种新的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人才培养标准。
0                   5    

     

     

   

适应五年学制,创新教学设计

随着近年来影视动画产业整体格局的巨大变化,从重制作到重创意,从动画加工到原创IP的集聚孵化商业运营,要求新时期的职业教育要对接未来技术和理念,彻底改变学校教学与行业需求脱节的状态。的人才培养方案正是以此为内在逻辑进行创新与突破的。
两校编撰了《高水平贯通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手册》,形成“面向真实生成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产教融合贯穿全程而非顶岗实习,让产业赋能专业全面建设。中高职贯通影视动画专业从课程结构上突出了真实项目任务驱动,重心下移,关口前置,设计与实施“2242”的教学进程,即以就业岗位能力为基准,把五年10个学期分为预备期(2学期)、适应期(2学期)、胜任期(4学期)、提升期(2学期)。高职教师前移,中高职教师打通,高职、中职及企业三方教师和产业导师全程跟进。预备期的教学重点是基础能力模块的学习,为进入专业教学做好预备,由中职与高职教师联合授课;其后2个学期作为适应性过渡,按照学生自身特点对就业发展进行初步定位,主要由高职教师授课;在胜任期,学生进入与岗位适配的生产性实训工作室进行理实一体的项目训练,通过螺旋式上升的任务项目实战,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期间,教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要求共同授课;最后的2个学期是提升期,通过进入合作企业顶岗,进行技能和职业素的全方位提升。针对三大岗位群(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和漫画插画)所对应的职业能力进行充分分析,确定专业课程结构,设计教学模块,把真实项目融入到36个教学模块中。36个教学模块对应的176个能力单元是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所要达到的技能点,它们精准地规定了教学的具体要求。每个教学模块都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针对未来从事岗位的核心能力,构建“螺旋式上升的项目训练体系”。通过课程一体化设计和实施,充分利用好5年时间,最终毕业标准是达到影视动画行业入职1-2年的专业技能。
0                   6    

     

     

   

分合有据,相辅相成,实现全面融通

中高职贯通影视动画专业从衔接到贯通,再到融通,两个学校十年磨一剑,在办学理念、校企合作、教学设计、资源整合、团队建设、建设经费等多个方面形成了融通的机制和氛围,支撑贯通培养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双方商定,由高职派出一位资深教师作为中职阶段的教学顾问(类似教学督导),直接进课堂听课,在这个过程中去了解、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个制度一直坚持了三年,保证了贯通专业的基础质量。双方还商定,开学后利用中高职开学的时间差,组织一周培训和参观,由双方教师讲课,帮助新生了解高职院校的要求(包括学院情况、专业课程、学籍管理、住宿规则等)。此外,设立一个“适应期”(也叫过渡期、磨合期),即三年级的第二学期,采用4+1的模式(4天在高职学习,1天回中职上课)。两校各派班主任,实行双班主任管理制度,及时反馈和解决学生的问题。“适应期”间双方不但没有互相推诿,反而在管理上有所加强。这个制度一直坚持至今。难得的是,中华职校的班主任团队十年来基本稳定,对高职的管理要求比较熟悉,专业忠诚度和配合度高。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制度,两校教师共同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从中职校园到高职校园的转换,顺利完成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换。
两校的合作是顺畅的,两校各自的目标也是明确的,两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辅相成。素描、速写、色彩基础、礼仪等课程是中华职校的优势,开好这些课程,打牢文化素养和技能基础,为上海电影职业学院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上海电影职业学院则充分起到专业的引领作用,牵头制定培养方案,委派教师进入中华职校授课,提供大量的行业资源和前沿技术信息,实现职业能力训练前移,有条件地吸收学生提前进入高职工作室进行实践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中华职校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争取市、区两级的项目,所有的项目都是两校共同完成,以此形成皇冠足球比分_球探比分网-劲爆体育官网推荐的教学成果。即使有些项目没有财政经费,学校也愿意提供经费加以支持。正是这样的一种格局,推动贯通专业不断形成新的教学成果。
十年贯通教育,两校形成了一个目标、一套课程、一个团队。更好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熟悉了互相的“手法”,形成了长学制人才培养的合力,构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资源融合局面。
0                   7    

     

     

   

教学成果丰硕,品牌效应初现

通过十年办学、三年高水平项目建设,中高职贯通影视动画专业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贴近时代和生产的教学标准,制定了以能力本位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和完善了反映产业现状并代表未来方向的以“学习包”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资源库。培养学生共计600余名,除部分升学外,100%就业,就业对口率为98%。专业对于产业的贡献度日益提升。近五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专业参与院线电影和网络番剧18部,出版漫画绘本13本(套),其他作品6种。教师参与68人次,企业带教老师39人次,学生参与402人次。影视票房共142.65亿元,播放量103亿(不含其他类),出版物发行量142万册,码洋超1000万元。贯通教育受到行业、企业、学生与家长的认可和欢迎。专业分别于2018年、2021年被列为上海市“高水平贯通专业建设项目”、“中高职贯通教育专业标准建设项目”及“2022年度现代学徒制项目”。承担了“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动漫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数字绘画”入选2022年度上海市中职在线开放课程,“数字化绘本创作”入选2022年度上海高职教育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专业建设成果获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国家教学成果奖,产教融合案例和1+X证书试点建设案例双双入选教育部优秀案例。

作者简介:
黄玉璟(1965-),女,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讲师,中华职业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是科圣(1976-),男,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
包文君 (1979-),女,副教授,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数字娱乐学院院长,上海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获得者。
奚小英(1983-),女,讲师,中华职业学校研发处主任。
潘家俊(1950-),男,研究员,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上一条:刘晓:以产教联合体推动区域职业教育提质增效 下一条:“双高计划”后半程:怎么建?怎么评?

【 文章录入:龙启文    责任编辑:龙启文 】 

Copyright ? 2012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高职教育研究所办公电话:0795-3203833  高职教育研究所邮箱:yczygjs@163.com  管理登录  设计制作:网络信息管理中心